书写汉字之美 领略汉字之意——学校举办首届汉字听写大赛

来源:新闻中心 2014/05/29

“熊罴之祥”、“累瓦结绳”、“风声鹤唳”、“冥顽不灵”……每当主持人读出一个词语,台上的选手们都凝神静气,仔细聆听,一笔一划地用粉笔在小黑板上认真地书写,生怕出现一点点失误。旨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提升学生汉语应用水平的首届汉字听写大赛于5月15日在三教多功能厅拉开帷幕,本届赛事由学校教务处和学工部主办、文化传媒学院承办。学校领导王建华、张云志、刘君义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文化传媒学院刘梅舒、李响分获冠亚军,电气工程学院颜评获得第三名。

决赛现场:“澹台明灭”难住前三名

经过初赛,有三个分院的18名选手进入了最后的总决赛。这一环节,选手们以团队方式按照小组顺序轮流上台听写。比赛竞争激烈,“慷慨解囊”、“曲水流觞”、“懵懂”等一个个难写字都没有难倒选手。一番激烈的竞赛后,文化传媒学院获得团体赛第一名,电气工程学院获得第二名,职业教育学院获得第三名。

经过两轮团体赛后,得分最高的三名选手以个人名义争夺冠军,这一环节的汉字难度也进一步提高,三名选手每写对一个词,现场的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但“澹台明灭”一词却难倒三位选手,非常遗憾。

文化传媒学院院长陈少志: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许多经典的东西,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陈少志院长表示,从人才基本素质构成看,语言应用能力是核心素质之一,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汉语应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交际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希望通过比赛,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希望借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校党委书记王建华:吉林工师的大学生一定会有历史担当、职责担当

比赛结束后,党委书记王建华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文字是文化和文明的载体,文字尤其是汉字,是优秀文化之根、之株、之蔓。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地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我们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除了物质经济指标之外,很重要的是中华文明要走向世界,当代大学生具有将中国文明传向世界的历史责任和担当。我相信吉林工师的大学生一定会有历史担当、职责担当,为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汉字听写大赛现场

与会领导与获奖同学合影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