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讨论活动

来源:新闻中心 2014/10/16

为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发挥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在学校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中的示范带动作用,10月16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第一会议室就学校转型发展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讨论,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学习讨论活动由党委书记王建华同志主持。

会上,副校长刘君义首先发言,他就高校转型背景、应用技术大学特征、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谈到应用技术大学特征时,刘君义认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本质属性特征:既要有高等教育属性,又有职业技术教育属性,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跨界生成;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本科层次教育;是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术教育,本质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服务面向定位:应用技术大学应立足地方,面向一线,培养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现场工程师)和各种各类实践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办学类型定位:应用技术教学型的一般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和一定的研究生教育)为主要任务,此类院校的科技贡献应以技术的应用研究为主。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学科专业发展过程中,应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第一线的需求,以建设应用技术性学科和开展应用技术性科研为主;提高教学改革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改革中的份额,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教师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力提高,突出产学研结合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应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以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应以本科教学和学业生基素质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强调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以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为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就如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刘君义认为,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是内容,校企合作是途径,课程改革是核心,教师队伍是关键,加大投入是保障。刘君义还就调整专业设置、修订培养方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校·校校·校政合作、更新教学方法、调整学科方向、构建“三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管理体系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校长栾立明就我校转型发展表示,学校自建校以来就是应用型高校,始终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我校培养“双师型”人才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体现,学校上下能够认识到发展机遇,对学校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给予认可,同时,我们也要把握好社会对应用型大学的理解度和认同度,要与人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进程相匹配,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各项理论,认真研究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在巩固好原有办学的基础上,稳妥推进教学改革各项工作。

学校领导张云志、王永明,处级领导曹国亮、董鹏中、陈景翊、刘福满、冯超、张新华也分别发言,就学校转型发展问题进行积极讨论,谈了认识和体会。

王建华书记对会议进行总结时强调,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积极的学习讨论,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相关内容,统一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统一师生员工的思想,使广大教职员工思想上有准备,认识上有提高,密切联系本职本岗的工作实际,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全校上下形成共识,与学校党委一道共同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