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大会

来源:新闻中心 2014/11/17

11月17日,学校在报告厅召开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大会,学校领导王建华、栾立明、张云志、王永明、刘君义、张鹏出席会议,全校教职员工参加大会。大会由副院长刘君义主持。

会上,院长栾立明代表学校党委作了题为《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大讨论活动总结工作报告,总结了大讨论活动三个阶段开展的工作,概括了大讨论活动形成的共识,明确了转型发展工作的思路,并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

栾立明指出,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是学校党委为贯彻落实高教强省战略方针和做好转型发展试点工作而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大讨论活动紧紧围绕“为什么要转,转什么,怎么转”的主题全面展开讨论。活动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第二阶段为学习讨论阶段;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

栾立明指出,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紧紧围绕学校转型发展来进行,是对我校新时期发展定位的一次深入研讨,围绕党委提出的讨论题目,全校上下进行了集中热烈讨论,通过大讨论形成的共识和成果:对转型发展进一步统一认识,对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具有的特点认识趋同,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清晰,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

栾立明强调,学校转型发展将按照 “整体转型,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为此,学校确定转型发展第一批试点专业为13个。要想完成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精心组织,苦练内功,扎实推进,完成十项主要任务:科学制定试点专业转型工作方案;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校企校”合作;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转型试点专业投入力度;加强应用技术研究;注重转型发展的经验总结。

党委书记王建华发表重要讲话,从学校全局的角度,对大讨论活动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对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以主人翁精神投入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是工师发展的重大机遇,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关心、参与转型发展是全校教职工的事儿,转型发展人人有责。各单位、部门全体教职工都要树立大局意识,不懈怠、不抱怨、不折腾,自觉服从学校的整体安排和全局统筹,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转型发展的工作中。希望全体干部教师在学校转型试点工作中,努力做转型发展的谋划者、推动者、参与者,戮力同心推动学校的转型发展。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转型发展。转型发展,就国家层面来讲,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其中最主要的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教育方式向以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方式转变。就我校来讲,我们有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基础条件和经验积累,但经验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有些则需要摒弃,我们需要下功夫研究,边干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在研究中应用,在总结中升华。改革就是探索,就是创新,就是创造性地工作。第三、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转型发展。学校对转型发展已经做出了初步的顶层设计,最主要的体现在13个试点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最要紧的就是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各专业实际,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前提下,把方案做实、做准、做细、做精。要把任务分解好,把责任落实好,把具体工作一件一件地安排好、干起来。要像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那样,列出任务清单,规定完成时限、任务目标、具体措施、责任人,要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的工作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像钉钉子一样盯住不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王建华强调,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个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过程,大讨论活动的结束将意味着理论指导下的新一轮实践的开始。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工作,以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实现学校新时期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协力同心,拉响奋进的汽笛,荡起拼搏的双桨,用我们的双臂迎接工师美好的明天。

刘君义副院长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各自工作的实际,理清具体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以“主人翁精神、改革创新精神、‘钉钉子’精神”来推动学校的转型发展。全校上下要发扬大讨论中形成的好风气,凝心聚力,扎实苦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抓好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实现我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