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王旭坪博士来我校工商管理学院作学术科研报告

来源:新闻中心 2015/03/02

为了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优化科研工作环境,提高科研运行质量,在学校刘君义副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工商管理学院杨吉生院长于2015年1月邀请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旭坪博士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与研究工作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王旭坪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应急物流管理、信息集成方面,并在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工程学报、系统管理学报等国家重要期刊以及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王旭坪博士的科研成果显著,尤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与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近年来,王旭坪博士主持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王旭坪博士为人谦逊温和,科研工作严谨扎实。在报告中,王旭坪博士以他的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资源协调优化及仿真研究”为例,向听取报告的教师介绍了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条件、步骤、注意事项等。

王旭坪博士强调首先要写好一份申报书,在申报书当中认真对待每一个部分。如在撰写项目意义时,要清楚的陈述项目实施的现实意义、学术意义,要求层次清晰、描述准确。在撰写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部分时,王旭坪博士的经验是将现有的研究成果划分清楚类别,按照类别进行总结,分出观点,并陈述每一部分观点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评审专家明确目前该类研究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空白,更加有利于他们理解项目的意义。除此之外,申报书的撰写也要追求细节,如排版方式、描述文字的修饰等,更不要出现错别字等现象,以免给评审专家造成不够谨慎的印象。

介绍了申报书的撰写要求后,王旭坪博士将他的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资源协调优化及仿真研究”的申报PPT部分向听取报告的教师做了展示。在PPT中主要包括了项目总体研究框架、应急资源需求特点分析、应急资源需求预测方法研究、应急资源初始协调化模型与算法研究、应急资源实时协调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应急资源协调仿真研究、应急资源优化平台与实际应用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列表。针对第一部分:项目总体研究框架,王旭坪博士做了详细的介绍,框架用图表的方式清晰的表达了不完全信息化和实时信息下应急资源的协调优化策略、应急资源的动态配置策略等研究内容,最后表示清楚该项研究的实际应用方法及应用的价值。

在介绍了国际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要求、方法与注意事项后,王旭坪博士还详细解答了教师们关于申报、研究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问题,为教师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在新的形式下科学基金要重新定位,对国家基础研究负责主管的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基金委,基金委的基础研究要求更有创新、更长远、更超前;

2.调整结构:国家基金从过去单一资助项目发展到综合资助(如面上、青年、杰出青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人才梯队的支持等等)。在调整结构时向青年人倾斜,有关学科的调整将主要资助优先领域的研究。

3.突出创新:这是基金资助的核心,只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才能产生出创新。创新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要一个有利于创新的体系,创新必须有一批保证创新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管理体系。

4.提高绩效:国家科学基金委现已开始重视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绩效,并且提出新申请的项目要与申请者原承担的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执行的好坏即绩效挂钩。国家基金委专门拨了一笔钱对基金资助项目根据绩效进行奖励,主要按资助项目:发表论文篇数、期刊档次、被收录情况、被他人引用的频数等7项指标之和经加权进行考核。

听王旭坪博士的报告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非常大,不仅开拓了科研视野,更加明确了未来的研究目标,同时还学习到了王旭坪博士的严谨谦逊的科研精神,为提升教师的科研热情、优化科研环境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工商管理学院)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