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学校转型发展的决策落到实处,做好转型试点相关工作任务,经济贸易学院特邀副校长刘君义教授于4月8日下午为全体教师作了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专题报告。
报告中,刘君义副校长从国家、吉林、学校不同层面阐述了我校办应用型本科的原因和要求。他指出,国家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和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我校率先提出转型发展,体现了我校强烈的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同时,我们也要用好、用足转型发展的优惠政策。转型要突出我们的办学特色,形成应用型教学模式。
刘君义强调,“应用”二字是应用型本科的重点所在,要把握应用型本科的主要特征,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要把握应用型本科定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要把握基本模式,以服务地方产业为主责,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特征;要把握师资力量的构成,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依托;要把握实习实训条件,以仿真训练和实体训练为手段;要把握教学环节,以专业设置与专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要求;要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为目的。
刘君义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需要完整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贯通各级职业教育,这也是产业和社会的需要。学校专业设置必须突出特色,提高对口就业需要,专业教学必须关注产业政策和发展。并从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开发方法、3+4要一体化设计、分段培养和考核、加强过程管理等方面强调了在制定中高衔接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刘君义副校长的报告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深刻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尤其是他提出的转型试点专业要做好的十一项任务,其实就是做好试点工作的“施工图”。
报告会后,刘君义副校长与经济贸易学院教研室(实训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座谈,听取了主任们的汇报,指出了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对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报告会前,刘君义副校长在经济贸易学院负责同志陪同下视察了新建立的物流专业实训室,视察了投资学专业实训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与正在进行实战化训练的学生进行了亲切交谈,询问了实训室设备情况、实训室功能、实训内容,了解了学生在实训中的角色分工以及实训效果。看到经济贸易学院的扎实工作,刘副校长感到非常满意,对分院的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