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学校在第一会议室召开转型试点专业工作任务布置会,学校副校长刘君义,教务处处长崔亚新、副处长阚雨沐及各试点专业所在分院院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君义副校长主持。会上,崔亚新处长根据学校提出的转型专业工作10项任务所形成的文件和模板的初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读,并对一些细节部分做了说明。
刘君义副校长对会议进行总结时指出,学校制定的相关文件和模板只是提供参考,希望各分院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或意见,他强调转型发展是学校目前的大事,是必须要做好的事,各分院要根据学校提供的参考模板制定包括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内的详细工作方案,切实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工作。
刘君义副校长对学校转型工作的10项任务进行了部署和指示:
一、组建队伍,明确学校、行企人员构成,具体工作职责、任务分工、制度要求及待遇。学校制定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转型工作小组》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模板。
二、学习文件,要学习高教强省相关文件、了解转型工作,建立转型网站,便于校内交流、资源共享。学校制定了《转型专业工作活动记录本》,注意过程性资料的存档。
三、调研行企,要了解政府对转型工作的政策、态度,主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寻求合作意向;重点围绕地方大中小型企业、行业协会等,要调研至少10家以上。学校制定了《专业调研报告提纲》,便于格式统一。
四、明确定位,定位落角点为吉林省地方经济,具体定位到岗位。学校制定了《专业技术专业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表》。
五、筛选能力,按岗位需要能力进行培养,筛选胜任岗位的关键能力。学校制定了《专业技术职业能力分析表》。
六、制定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在课程设置。学校制定了《转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
七、编写大纲,要求核心课程要有课程标准。学校制定了《专业课程标准模板》。
八、培养条件,主要是资源建设,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一个方案可对应多个实训室,一个实训室对应一种关键能力。了解各自目前状况,找出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制定了《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提纲》。
九、师资队伍,转型工作能否实施好,核心在师资,也是难点所在。对现在教师的培养重点要抓好两点,一是双师素质培养,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70%达到“双师型”,未达到的教师个人要有提高计划;二是双师结构,校外兼职教师应达到10%,可以参与兼课、项目合作研究、学生实习指导等工作。学校制定了《外聘教师登记表》、《外聘教师汇总表》。
十、校企融合,校企合作要做实,互惠互利,达到共赢,要求至少有3家签订协议的单位,真正达到深度融合。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