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孙文清老师在不久前的省属三所试点院校正高级实验师评审中,顺利通过省人社厅组织的省里专家评委会的答辩评审,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一致认可。本报记者对孙文清老师进行了专访。
1988年7月,孙文清老师于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毕业,因为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和对计算机的热爱,毕业后孙文清老师选择留校工作,在我校公共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心从事计算机实践教学、设备维修与维护、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实验室教学岗位上工作了25年。不少人都认为每天在微机室工作是很无聊和乏味的,这期间一些老师也选择了去授课,而孙文清老师二十五年如一日,在工作方面爱岗敬业,踏踏实实,为我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为对计算机的热爱,孙文清老师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没有放弃他的工作。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孙文清老师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工作一丝不苟。记者在采访孙老师时,他说:“老师是一个良心活,既然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就要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呼,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心全意的去教导学生,服务学校。”孙老师也开玩笑地表示,25年来一直跟计算机打交道,除了计算机也不会别的,既然只会计算机,那就把它做好做精。也正是因为如此,孙文清老师工作一直非常出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次参加评审的准备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成果的积累。孙文清老师工作的25年里,在实验室管理上,他十几年管理中心实验室设备和账目从无差错。在实验室建设上,注重节约,实验教学中心的供电改造、网络工程建设都是他带领部门教师完成的,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在实验室设备维修与维护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维修与维护保证体系,使损坏设备能够及时得到维修,连续8年使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购置年限9年以上的400多台计算机完好率保持在99%以上。在教科研方面,孙文清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新成果,虽然他2002年已经被聘任为高级实验师,但他还是注重教科研成果的不断积累,任现职来发表论文6篇,主持参加教科研项目10项。
在这次评审过程中,孙文清老师一直以平常心面对。在谈及是否有压力时,孙文清老师表示没有太大的压力,就是要把自己平时所积累的东西展现出来,这就是要做的。良好的心态也是孙文清老师能够在这次评审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原因。
在参加完这次评审后,孙文清老师有很多感触。孙文清老师首先感谢学校的领导以及部门老师对他的帮助和支持,他表示没有领导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他也不会取得这些成绩。同时,孙文清老师也说这次试点评审工作是对老师工作的一种鼓励和肯定,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正是有了这样的试点评审,才使得他有这样的机会去参加审评。孙文清老师还建议学校的老师要注重平时的教研成果积累,还有教学实践上的创新,只有注重量的积累,才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发生质的改变。
孙文清老师也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给出一些建议,希望我校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好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不要对于一些程序麻木地死记硬背,要学会结合实践操作去学习计算机,并且要结合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一些知识去学习在今后能够用得到的软件系统。
孙文清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一名平凡的教师,做着平凡的事。”这三个“平凡”不仅体现了孙文清老师在工作时谦虚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尽管通过了这次的评审获得了正高级实验师的职称,但是也让孙文清老师对于计算机的一些知识有了更新的认识,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虚心求教,不会因为一次成功而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工作态度,希望能够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有所创新,不辜负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