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民盟盟员。

来源:工师学者 2014/03/31

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中国近代小说研究、《昭明文选》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中国明清世情小说研究等课程。自2005年以来,主持并完成了省级社科规划办项目《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和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教师教育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素质教育整合研究》等课题三项,正在主持吉林省社科学规划办《明清言情小说和古代性文化研究》,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明清世情小说与市民文化研究》;完成了国家清史篆修工程文献整理项目,出版了目前国内外首部刘鹗各类作品集《刘鹗全集》,完成了全国古籍整理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全敦煌诗》。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文学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成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通用教材,三次再版。近年来,自著、编著、编纂、译注学术著作和传统文化普及类著作三十余部,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论语译评》8次再版。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有10篇发表在《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战线》《文艺研究》《北方论丛》等国家级核心期刊或重点期刊上。

在学术研究领域开创了选学研究、明清艳情小说研究和近代文学研究的先河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填补了我省此领域研究的空白,并有较深造旨和学术影响,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首肯。自2000年至2009年间,在长春四次主持较大规模的“《昭明文选》与选学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等国际学 术研讨会并作为大会主要发言人之一。曾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长春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省级精品课带头人。

感言:作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我毕生的追求,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份事业。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首先是一名教师,所以不能放松对这份事业的责任。对知识的获取和对学术的探究是大学教师终生的任务,也是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没有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我不论在哪个职位上,无论我其他工作有多忙,都没有放弃教学和科研工作。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认真备课,这个过程,也是我继续学习的过程;写论文和著书,已经是自己学术研究的自觉了,这是提升教学层次的积累。我这次获得了这个殊荣,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我还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还要争取多上课,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